健康科普
首页 / 健康科普 / 健康知识
肛周脓肿的术后如何在家坐浴
  • 来源:陈昕炜
  • 时间:2022-08-16

肛周脓肿的介绍
中医学认为肛周脓肿的发生多因外感六淫,内伤七情,脏腑受损,或饮食不节,过食辛辣厚味,致湿热内生、热毒结聚所致;或因肌肤损伤,毒邪内侵,瘀血凝滞,经络阻塞,血败肉腐而成;或先天禀赋不足,脏腑虚弱,肺、脾、肾三阴亏损,湿热瘀血下注肛门所致。
肛周脓肿术后,身体释放多种致痛物质,放大了刀口疼痛反应,患者痛觉敏感,同时术后排便刺激收缩肛门肌肉,增大血液、淋巴循环阻力,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,进一步加重疼痛。坐浴作为术后的一种护理方法,疗效独特,应用广泛,掌握一些注意事项,可以更加发挥这一古老疗法的治疗优势,加强药效,助于患者的康复,减少患者的术后痛苦。
坐浴作为中医疗法的介绍
熏洗坐浴疗法是中医肛肠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.从最早的《五十二病方》,到后来的《金匮要略》《千金方》中均有记载。清《医宗金鉴》载有:“洗有荡涤之功,凡肿在四肢者,溻渍之;在下部者,浴之”;《外科正宗》记载中医学的熏洗坐浴疗法有“使气血得疏……亦取腐肉得脱,疼痛得减……”之功效。
坐浴的好处
1.坐浴中的各种中药多数有着抑菌的作用,减少刀口疼痛、瘙痒的概率。
2.坐浴熏洗使毛细血管张力增加,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,局部微循环改善,局部血流加速,新陈代谢率提高。
3.药物成分吸收后,有效成分有助于兴奋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的,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,提高其吞噬力。机体自身免疫力得到有效增强。
4.对于肛周脓肿术后分泌物多者,坐浴熏洗可以减少渗出物对肛周皮肤的刺激,从而清洁创面,预防肛周湿疹。
坐浴的常用药有哪些
肛周脓肿术后常用于坐浴的药物有:金银花、甘草、苦参、当归、黄柏、蒲公英,其中苦寒药物居多。他们的作用有:清热解毒、活血止痛、消肿排脓、收敛止血、祛湿止痒之法,
坐浴方法
1.熏洗前应排空大便,并清洁外阴及肛门后熏洗坐浴以提高药效。
2.操作中由专人看管
3.并在坐浴前和坐浴过程中两次测量水温 及时添加温水以保证水温。
4.坐浴时患者膝胸紧贴放松肛门括约肌,将药液浸入肛门上4~5cm,在水中可轻轻做收缩放松肛门的动作。
5.坐浴后可轻轻用消毒干毛巾把水吸干,不宜用卫生纸,然后换药。
注意事项:
女患者月经期妊娠盆腔炎症不宜熏洗坐浴。
坐浴的时长
一般以20~30分钟为宜,应由医生基于患者的病情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。
坐浴时长过长的危害有
1.长时间坐浴后,起身极易出现头晕眼花等不良反应
2.水分子渗入组织间隙过多,易加重切口水肿、创面表层糜烂,从而影响创面愈合
3.时间过长会使创面凝块及痂皮软化脱落,失去其保护切口的作用,从而影响创面愈合速度。
坐浴的温度
坐浴温度应维持在38℃~41℃,此温度下肛管静息压下降,括约肌痉挛缓解,疼痛减轻,局部血管扩张,局部血液和淋巴的循环加速,组织营养供应改善:对既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又可保证皮肤不被烫。

参考文献:坐浴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作用的研究进展

健康科普
Baidu
map